🙆♂️東大坑 西大肚 步道完善利鄉親💯
臺中市著名的大坑步道,全長17,000公尺,每年吸引200萬觀光客前往遊覽,除創造了無限商機外,也讓該處的鄉親可以親近山林,保持身體健康。但各位大肚、龍井、烏日的鄉親,更熟悉的一定是大肚山上的各個步道,如環保公園步道、萬里長城步道、竹坑南寮步道、知高圳步道等。
🤔其實,大肚山的條件更好⁉️
大肚山上的步道在多年來的修建下,總長已達22,000公尺,甚至比知名的大坑步道還長。只是步道修建時仍在縣市合併以前,大肚、龍井、烏日的步道並無整體規劃,致使其各自為政,無法串聯成一龐大的步道系統。加上縣市合併後城鄉資源分配不均,步道維修經費時有時無,部分步道年久失修,雜草叢生、棧道腐爛、告示牌泛黃、蚊蟲孳生等,也導致了前往的民眾日益減少。
☝️是時候,整個大翻新了❗️
去年四月,第一次定期會,汝洲在對觀光局長林筱琪的質詢中,對步道系統提出了「東大坑 西大肚」的想法,也對盧秀燕市長要求,觀光局一定要編足經費,將大肚山系的各個步道整建、串聯,不但可以讓在地民眾有休憩場所,也能吸引遊客前來,促進在地觀光。今年編列預算時,也如願獲盧市長及林局長支持,整個臺中市步道建製、維修的經費,整整較去年多了4000萬,大肚山上步道的各式整修及小型工程接續進行,遊客逐漸回流,都得感謝經費先行到位。
🤝最後一步,就是串聯❗️
今天,2月12日,汝洲邀集了觀光局、在地瑞井里、自強里、蔗部里的三位里長,一同前往竹坑南寮步道與瑞井古井步道,討論這最後一哩路,未來可行的串聯方式,完成目前從萬里長城步道,一路至竹坑南寮步道的巨大步道系統。完善步道與周邊設施後,不但可以將沿途的所有美景,分享給在地與外地的鄉親,也才能將大肚山之美,從開闢便道的先人手中,繼續傳承下去。